新LOGO啟用!
繼我的簽名花之後,第二個可望長期使用的小設計。
實際做了之後才發現LOGO的誕生真是不簡單!
還好我們有兩個人,意見跟共識很快就可以確認(超有效率)
現在的banner完全就是誕生的軌跡www
發現手寫字其實是追求一種機緣耶,
寫太多次有時候會亂了陣腳
還好方向正確所以沒有試太多次就成功寫出來了!
我們重視的是整體比例和氣氛。
「deb」「ivy」這兩個部分,
仔細一看後
正好前半的「d」「b」形狀曲線較多,方便走花體路線。
後半都是短直線和適合延展的「y」
正好可以用線條的長度和角度調整前半的量感。
(筆記中有一些小斜線,那是我們在討論角度哈哈哈)
前半和後半正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。
符號本身的形狀就先天決定了很多走向。
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但好像節奏感還滿平衡的?
![]() |
fb目前的banner |
手寫線的後製修飾和選色是deby大顯身手!
上次展覽標題字也是一樣的步驟XD
![]() |
上次的sleep inertia,也是寫了不少個 每個「情緒」都不一樣呢XDDD |
![]() |
後來選中的我們一致認為它「最睏」(?) |
我很喜歡手寫字,
做出來的東西往往也充滿着手感
設計上也喜歡有人味的東西,或有時代感的老店。
關於一個形狀「怎麼被決定」和背後種種不為人知的理由
我想這是目前自己最感興趣的事,
也是到日本來之後開始的新思考習慣。
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?
每個步驟,都需要決策和選擇。
當牽涉到「看起來怎麼樣」的時候,
更多時候很單純,憑著第一眼的感覺就能判斷了。
雖然這到底該歸在什麼分類,或是該和誰討論也不知道,
(我好像很傾向於想這些沒人會在乎的東西???)
總之整理出來分享。(哪裡有知音啊啊啊)
當然{debivy}也請多指教啦!
(怎麼回事今晚真是奮起啊)
・・・
instagram : ivvvlin
blog : ivvvlin.blogspot.jp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